上高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,锦河中游,国土面积1350平方公里,辖9镇5乡1场1街道,186个村委会,22个居委会。总人口38万。
上高历史悠久,遗存丰富。东汉灵帝中平年间(公元184年),汝南(今河南)上蔡百姓迁到上高,始建上蔡县,为上高县之始,距今有1830多年的历史。晋太康元年(公元280年),改名为望蔡县。唐中和年间(公元881年)初置上高镇。南唐升元初(公元937年),废上高镇改置上高场,南唐保大十年(公元952年)升场为县,始名上高县,沿用至今。县博物馆馆藏文物2283件,其中,狮子垴遗址文物证明4000多年前上高就有人类居住,唐代瓷器遗址文物说明当时上高陶瓷生产具备先进水平;蒙山银矿遗址,是目前国内发现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古银矿遗址之一,对研究我国古代矿冶业的发展具有很大价值;始建于唐初的圣济寺,是中国佛教史上唯一由皇孙(南北朝时期陈朝陈宣帝之孙道明禅师)开山的大道场,宋英宗曾钦赐“圣济禅寺”匾额,清嘉庆皇帝又亲笔题匾“唐朝佛国”加以褒扬;九峰崇福寺,曾是唐代的佛教圣地之一;九峰林园,历来为避暑游览之佳境;锦河南岸的大观塔,建于清乾隆52年。1941年,上高人民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,与国民党十九集团军罗卓英部并肩作战,取得了“上高会战”的大捷,歼灭日军2.4万余人,被誉为“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”。2013年6月,蒙山银矿遗址和“上高会战”遗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上高地处要冲,交通便利。上高位于江西省西北部,锦河中游,扼湘赣通衢要冲,据交通要塞。县城东距南昌112公里,西离宜春市98公里,南距新余市60公里,北离庐山260公里,到上海、杭州、福州、厦门、武汉、长沙、广州等地皆可朝发夕至,以320国道、杭南长高铁、昌栗高速以及大广高速和规划建设中的蒙西至华中铁路组成的“三横两纵”交通格局已经形成,有锦河直达赣江,水陆交通比较便利。全县100%的村通了水泥(油)路,形成了县内半小时经济圈,城乡公交实现全县全覆盖。
上高山清水秀,生态优美。上高地处江南丘陵地带,山林面积97.5万亩,占全县国土总面积48.2%,森林覆盖率为44.6%。锦江自西向东贯穿全境,众多支流分布全县,有中型水库4座,小(一)型水库36座,小(二)型水库203座,水面面积6.3万亩。县城中心有占地6000亩的镜山森林公园,沿锦江有占地800多亩的滨江公园。近年来,深入推进水库水质保护、规范生猪养殖、清洁家园活动“农村三件实事”,全县243座小(二)型以上水库全部退出养殖承包,全县年出栏500 头以上猪场已全面完成治污设施建设任务;大力开展陶瓷、矿山粉尘污染整治,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,人居环境持续改善。
上高资源丰富,物产丰饶。早在宋、元、明三朝,朝廷在蒙山设立“蒙山务”、“蒙山银场提举司”,开采冶炼白银,稳产时年产白银3万两,开采时间长达160多年。石灰石矿遍布70%以上县境,储量约200亿吨。储量较大的还有水泥灰岩、硅灰石、钴等。境内有七宝山铁矿等矿产企业。农业优势比较明显,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、全国瘦肉型生猪基地县、全国优质苎麻基地县、全国“三辣”之乡,素有“赣中粮仓”之称。
上高文化繁荣,人才辈出。上高自唐至清中进士者48人,中举人者125人。唐有诗人任涛为“咸通十哲”之一,明朝王纲先后担任监察御史、右布政使等职,清郑秉恬钦点榜眼,晚清外事活动家黄懋材享誉海外。改革开放以来,上高文化得到长足发展,农民摄影享誉全国,并漂洋过海,先后到美国、日本展出。农民版画、藏书票、唢呐、剪报等群众文化异彩纷呈,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,被文化部命名为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,被誉为“农民摄影之乡”,是全国“双基”教育、特殊教育先进县,是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,全国首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。
上高民风淳朴,开明诚信。上高历来民风淳朴,每年坚持组织开展“上高最大的优势就是上高人”的主题教育活动,至今已开展了12年。集中创评“开明诚信上高人”、“优秀上高人”、“十佳上高人”,在全社会树立典型、弘扬正气,培育和塑造“开明诚信、务实创新”的“上高人”精神,“上高人”品牌深入人心。
上高发展提速,产业壮大。近年来,上高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,以工业化为核心,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,开放型经济、城镇化建设、农业农村改革、民生事业、生态建设、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。县工业园被评为省级重点工业园,绿色食品产业、鞋业两大主导产业列入全省60个重点产业集群,先后多次被评为“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”、“全省工业发展先进县”、“全省农业发展先进县”,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。